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昂首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使命和担当在十九大报告中不断出现,让人振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中化蓝天,也有这么一群共产党人,他们把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融入企业的发展中,每项管理创新、每次技术进步、每个产品更迭、每个细节提升,也都因为他们心中有一面旗:把中化蓝天打造成为受人尊敬的创新型氟化学品服务商。同时,本期专栏也特别收录了两位中化工匠和两位工作在基层最美员工的故事,匠心筑梦,致敬十九大。

刘武灿:用工匠精神做好科研

发布时间 2017-12-25

化工,大家一听是个危险活儿,可在刘武灿手中,就是创造新产品的催化剂。他从业十二年,只干一件事:化工科研。当问及为何在这个行业沉下心来这么多年时,他说:“仅仅是因为内心简简单单的热爱”。有了这份热爱,十二年来,他一直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认真经营,享受着研发过程从迷惑不解到豁然开朗,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的快乐。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申请发明专利二十余件,论文三十余篇。

研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从设想变成真正可行的方案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为了做出最佳方案,刘武灿扎根于实验室。白天,他总是在实验现场观察现象,翻看原始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晚上,他会针对实验出现的问题查找资料,改进方案。有一次,他在开展某项目中试时,第一釜反应引发非常顺利,但到了第二釜、第三釜……,引发却出现了困难,完全没有规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反应引发,就存在突然引发、剧烈放热爆炸的风险,项目进展陷入瓶颈。那段时间,他带领团队技术人员,每天在车间现场工作到深夜,从反应器材质、反应气氛、进料方式、搅拌、原料品质等等各方面分析、寻找原因,甚至细到每一个具体的操作都在现场一遍遍指导、确认。冬天,开放式车间里的风格外大、格外刺骨,深夜在车间一趟操作下来,手基本就冻得不听使唤了。经过团队连续奋战,终于找到影响反应引发的决定因素,成功驯服了反应引发这头“怪兽”。对于研发人员来说,这种经过山穷水尽后的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即使经历再多的辛苦,都会觉得所有的奋战都值了!

十多年来,他善于钻研,敢于尝试,在新型氟碳产品及催化剂开发,绿色生产工艺创新研究和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上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热情,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主持开发了重要的新型含氟单体系列产品,在核心的催化剂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集成创新,所开发的系列催化剂性能远超国内外文献报道,成功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关键技术难题,采用该绿色生产工艺可以大大减少三废排放,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含氟单体系列产品均已进入产业化推进阶段,其中两个产品被列入公司重大产业化项目。该系列产品的开发前后经历了近10年时间,也同时创造了行业内的多个“第一”,第一家开发出CTFE绿色生产工艺并走向产业化,第一家开发出绿色电子蚀刻气HFBD。按说这时将技术移交产业,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但是刘武灿却说“产品其实就是研发人员自己的孩子,父母总是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尽可能的完美。虽然产品进入产业化了,但其实还是会有很多可以完善、提高的地方,如催化剂的寿命能不能更长、成本能不能更低,产品质量能不能更好,关键工艺上有没有更经济的方法等等。我们要把每一个产品和技术尽可能做到完美、做到极致,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的竞争优势,引领行业的发展。

团队培养,是刘武灿最看重的一项工作。他认为,项目在研发阶段就会涉及到不同专业,如合成、催化、分离、分析、应用等,靠单一个人是根本无法完成的,要靠一个技术团队,发挥各人的技术优势;而到中试/产业化阶段,又会涉及到工艺设计、工程放大、HSE、经费,市场应用推广、政府审批等等,这时单靠技术团队也是无法做好的,要发挥各个大专业的优势,形成一个大的项目团队,才能做好,靠单打独斗是做不出大的科研成果的。 欲渡横江有舟楫,筑梦蓝天有长风。他说:“我很幸运能够在中化工作,公司如此重视科技创新,无论是公司领导的关怀,还是经费、场地、制度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施展自身才干的大舞台。我们要用工匠精神做科研,努力在技术研发、科技创新领域里不懈探索,为中化改革创新作出更多的贡献。